【学习】如何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社区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之一

湖南省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 【学习】如何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社区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之一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立 冬


10月31日,备受瞩目的中国***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总体目标,作出了重大部署。在社会治理方面,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那么,社区工作者如何在一线工作中贯彻落实好这一行动指南,在湖南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治理处的指导下,《社区参谋》特邀一批社区工作者、居民群众、专家等结合工作实际谈体会、找思路、想对策。本期话题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主要观点如下。


易云希(社会工作师):社区治理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社区治理不仅要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更要培育社区治理的基本要素,如社区精神、文化特色、组织体系、正式或非正式自治(共治)规范以及互动机制等,这些,只有在社区治理的长期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一定要沉下心来研究自己的社区,积极营造共驻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挖掘优势资源,构建激励机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实现社区治理,打造幸福和谐社区。


颜秀芝(湘潭市吉利社区党总支书记) :基层治理必须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要意识到支部是为党员服务的,党员是为群众服务的,党组织覆盖全社区是职责,党员宣传党的理论知识是义务,朝着这个方向走就不愁社区不团结,不和谐。做好居民工作没有别的捷径,只有党员干部带头干、脚踏实地的干,把事做实才能把事做好。才能营造人人有事做,个个争先锋的热闹场面。


汪  希(天心区民政局):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务必要扮演好以下几个角色:一是做好组织者。让生人变熟人、熟人变家人,进一步提高社区的融合度和凝聚力;二是做好引导者。坚持众人事众人议、众人办,让居民群众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中都能有活儿干;三是做好服务者。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不断增强。


何玲辉(长沙市南湖社区主任):从社区的角度来看,共建就是要加强社区战斗堡垒,并发挥好社区党员、志愿者、楼栋长的作用,加强居民自治队伍建设。共治就是要充分利用自治队伍,教育和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形**人参与基层治理局面。将居民的需求及时得到解决,将不稳定因素化解于基层,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共享就是社区要为居民所需去想,从根本上为居民解决需求,建设社会环境的安定和谐,让居民享受更多的公共福利。


饶  密(长沙市向韶社区党总支书记): 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首先要找到居民群众的利益共同体,才能激发大家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可把参与社区事务与个人的信用积分、升学考级、求职就业和教育养老医疗等息息相关的利益挂钩,大家自然会重视起来。其次,要注意精神信仰的培育,让不同层次的人在参与社区事务时能找到满足感,并乐于接受与分享这份责任。最后,还需要政府引导和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氛围,形成蝴蝶效应,一传十十传百,让全民热情高涨的投入进来,为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提升生活品质人人尽责。


林秀云(长沙市东湖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我们是一个集单位、楼宇、小区(包括两个农民安置房小区)、市场为一体的混合型社区。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小区多老旧,矛盾集中,要解决的群众问题层出不穷。在长沙,像东湖这样的社区不在少数,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要凝聚力量,凝聚共识,梳理工作方法,把社区资源整合再分配,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东湖自2015年起,打造了区域党建品牌“共享工程”,构建“1+4+7”的工作模式,即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联动辖区三级(省、市、区联点机关支部),充分发挥“四员”(直管、在职、流动、离退休党员)作用,驱动辖区内七个两新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刘  希(岳麓区仁和家庭教育 副总干事):如何构建社区共同体,可从四方面入手。1)居民对社区归属感普遍不强,要从居民普遍关心的事情入手,拉进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关系;2)发挥居民骨干、社区领袖等力量,广泛宣传,在思想上先统一;3)多让群众参与,决策,树立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4)将工作成果及时展示,树立典型,让群众参与之后有获得感。


张  伦(社区居民):首先,开展社区治理需培育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如开展百姓讲堂、邻里沟通等交流平台让百姓认识社区利益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要主动关心、参与社区治理。其次,完善社区治理需发展第三方力量。入成立居民听证会、议事会等平台,为居民共议社区事务提供机会,并建立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监督考核机制,从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最后,完善社区治理需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如扩大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规模,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等。


冯  英(湘潭市五里堆社区党总支书记):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定海神针’。要做好社区社会治理工作,必须为社区“赋能”、“增能”,加强“法治建设”、“自治建设”、“德治建设”,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实现社区治理从政府治理向合作治理再向自主治理转变,必须以构建社区生活共同体为目标,以促进社区居民广泛参与为途径,在党建领航、结构优化、三社联动和议事规范等方面发力并形成长效机制。


尹兰英(法律工作者):以前觉得社区是一个行政机构,只会上传下达,只会有管理职责,现在感觉到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各种行业,各类人群,各种需求,都会在社区体现出来,社区就是一个万花筒,在这个范围可以需要解决各种人群的各种矛盾各种需求,所以感觉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越发重要。这几年社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重视居民的个人角色,体现人文关怀。在社区建设方面,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都在改变,道路变宽了,商业摆摊规范了,健身器材的普及,养老服务的机构引入,妇女儿童服务的渠道增加了,百姓议事的机会增多了,深刻感觉到,居民的社区融入渠道更多了。


曾铁钢(长沙市红花坡社区党委书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广大党员,增强服务群众意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作用,通过相关项目和活动,营造和谐氛围。发挥驻区单位,社区群众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作为社区治理的突破口,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唐曙光(怀化市华峰社区主任):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华峰社区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模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组建由驻区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参与的党员志愿者、文化传承志愿者、和谐守护志愿者、雷锋志愿者、法律咨询志愿者、医疗服务志愿者等6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全面开展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法律服务、文体服务、关爱服务、党员服务“六类服务”和党员“三亮”(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等活动。实现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有力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创建。


张彬彬(社会工作者):社区治理重在鼓励人人参与,如何高效完成参与,如何让参与产生实效?其核心是辖区内外的资源协调与调配的问题。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涉老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我们认为老年人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足够的阅历,也有足够的智慧。就该类群体自身而言,他们也有极大的动力重新实现自身价值。以他们为主,带动老中青乃至全体家庭的参与,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舒璟郡(邵阳市洞口县阳光社区主任):建立社区治理共同体,一是要组建社区大党委,由辖区内有影响力的党政机关,企业单位等负责人组成,围绕党建、民生、公益活动等建立长效机制,推进社区和各单位互动。二是要建立网格化管理,建立由党员小组长辅警、社区工作者组成的网格通过他们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涉及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定期开会,一起协商解决方法。三是要成立社区服务中心,结合社区居民需求,整合有社会工作资格证的社工力量,为社会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四是要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开展支通疏通,卫生维护、治安巡逻、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五是要成立人民调解委会深入群众,调解邻里纠纷、**矛盾,将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社区。


虢绍泉(王家垅30号庭院居民):回想近年来在庭院治理方面的实践,深刻体会到庭院治理必须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在社会组织的帮助、指导下,以党建为引领,制定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庭院管理制度,并与德治、法制、自治结合起来,做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庭院治理共同认识和共同目标。现在一支由14人以退休人员为主体组成的庭院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巡查、帮扶、清扫、垃圾分类等义务服务活动,使庭院出现了环境优美,生活有序,安居乐业,邻里和谐的一派新气象。

来源:社会参谋

▇ 扫码关注我们 ▇

乐善社工公众号

联系电话:0731-89701977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街道湖东社区居民委员会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