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机构简介
团队风采
服务项目
活动剪影
信息披露
社工学苑
人员招募
联系我们
招聘中心
服务资讯
社会工作专业的科学性在哪里?
湖南省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 社会工作专业的科学性在哪里?
社会工作是什么?
它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社会工作专业的科学性在哪里?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体现在哪里?
沟通?需求评估?
前瞻性与计划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
社会工作者如何展开个案服务?
个案服务基本技巧有哪些?
运用要点是什么?
社会工作是什么?
社会工作是生活困境中的行为科学。
服务对象想正常生活,但是环境、条件不允许,环境的限制对正常【生活】安排带来的影响和困难【困境】。
社工对服务对象进行生活安排评估,通过询问其以往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以往的方式对自己正常生活安排带来的具体的麻烦、困难,评估环境的限制,寻找改变的出路。
社工帮助服务对象先寻找改变动力,再去找行动动力,帮助其改变困境回归正常生活。
社工实务核心三要素是什么?
1.心理干预
行为认知训练是让服务对象做到一种行为的重要途径,需要进行观察学习、操作流程学习、语言强化学习;奖励和惩罚进行行为修正,自我强化(自我提醒)、自我效能(自我预演)。认知训练的影响一定有正有负,预估可能的风险,注意周围人的看法。
心理干预中的情绪处理非常重要,例如留守儿童案例中分离情绪的处理;二胎、失独家庭案例中遗弃情绪的处理;离婚案例中背叛情绪的处理。
2.行动
案主大都有行动的动力,没有改变的动力,改变的动力产生于环境的阻力。
3.心理-行动
认知行为导向(西方):先认知,再行为。
行动行为认知导向(国内):先行动,再看行动中哪些有效,哪些可以调整。
总的来说,社工是帮助生活中遇到困境的行为科学,是一个改变学科,重点是要解决遇到困难使对象如何生活的更好。社工实务的三个要素:评估从服务对象的生活安排入手;聚焦服务对象可改变的问题;引导服务对象做出改变的行动。
社会工作专业的科学性在哪里?
社会工作是帮助生活中遇到困境的行为科学,是一个改变学科,重点是要解决遇到困难使对象如何生活的更好。
“改变”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改变动力:找到改变动力很重要,行动动力不等于改变动力,有行动动力不一定有改变动力。这里讲的动力一定是行动遇到阻力、问题才会产生的自主改变动力;
(二)改变方法:改变行动,同时关注心理和环境,关注自己有没有改变的能力,如果没有改变的能力,需要学习并提升能力;如果有改变的能力但没有机会改变,则需要从环境层面干预,例如链接资源。
因此,社工是找改变的动力,而不是行动的动力。找到改变的动力,社工才有专业的空间。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体现在哪里?
社会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评估并解决服务对象处境中可改变可解决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如何展开个案服务?
开展个案服务有1个焦点,2个框架,3个基本技巧
1个焦点:生活中遭遇的问题。
2个框架:社会关系框架和日常生活框架。
一个人的问题和其他人【关系图】有关,也和他24小时生活安排【生活安排表】有关。
(1)人际关系的分析框架:家庭关系图(家庭结构图)、生态系统图
(2)生活安排表:观察服务对象的24小时生活安排,在不破坏其生活的安排和节奏的情况下,找到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形式、愿意配合的关系圈是生活安排表的重要意义。
3个基本技巧:倾听、同理和聚焦
(1)倾听
倾听是呈现问题不是发现问题,呈现差异和对差异的应对方式;
【呈现问题是客观呈现服务对象自己说出来的问题、以及周围人是怎么看的,发现问题是带着问题去找答案】;
倾听他对接下来的安排,而不是现状的倾听;
倾听他尝试过哪些行动,在现实的经验基础之上。
(2)同理(同感/感受回应)
少看,多感觉,你的感觉才会敏感。看和感觉得出的结论发生了冲突,就会出现矛盾。
遭遇问题困扰的时常见2种面对方式:
第一种认知行动导向:分析困境,会封闭自我,产生焦虑情绪;
第二种行动认知导向:解决困扰,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困境,认为困境可改变。
(3)聚焦(场景、处境的具体化)
具体化的目的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和转化,聚焦需要训练环境视觉能力、行动能力和反馈能力。
具体化的形式是描述,包括时间、印象最深的事件、事件影响,引导服务对象描述经历的具体化,而不是问题的具体化。
例如:不舒服,请服务对象描述在什么事情当中有这种不舒服的感受?他自己是怎么调整的?调整了之后还是感觉不舒服?如果服务对象记不清楚最近一次,找对他影响最深、记忆最深刻的那一次的感受?找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找第一次、最近一次?如果服务对象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什么时间让自己不好的感受?就问服务对象这种不好的感受对自己在生活中哪个事情、时间等影响最大?在什么处境有什么感受?自己怎么调整?环境变化怎么样?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具体化的途径
1.确定焦点问题,让服务对象列出问题清单并将问题进行排序,过程中社工保持价值中立;
2.界定焦点问题,把服务对象排序第一的焦点问题具体化,并和服务对象的实际处境做对接。
个案服务技巧要点是什么?
个案服务需求评估是生活安排评估:即不是个人的心理层面,也不是环境、资源的层面,而是评估心理和社会碰撞过后产生的冲突,造成的生活困难。
寻找改变动力,而不是行动动力;先找改变的动力,再去找行动动力。
服务对象的需求是与环境连在一起的,社工服务的重点是看生活改变的成效。
心理干预有成效不代表生活干预有成效,甚至有可能对生活干预起反作用。
社工解决的问题是客观的问题,过分关注需要,人对环境的接纳度就会越低,人和环境的对抗就可能增加。
栏目分类
乐善工作
扶贫济困
乐善动态
政策文件
社会园地
信息披露
服务项目
慈利县社会组织
沅陵县社会组织
宁远县社会组织
新闻推荐
【张家界市社会工作服
[2023-08-08]
【五社联动】“急救知
[2023-08-08]
【五社联动】学会接纳
[2023-07-28]
【宁远社工站】舜陵街
[2023-07-28]
【宁远社工站】禾亭社
[2023-07-28]
【五社联动】秀峰街道
[2023-07-28]
【慈利社工站】关爱
[2023-07-28]
【五社联动】“弘扬好
[2023-07-28]
【五社联动】禁毒知识
[2023-07-28]
【五社联动】暖心!秀
[2023-07-28]